我要提问
查看提问
更多>>- 没有数据!
离满分只差0.5分,学生就自告奋勇要上补习班。在一些父母和老师眼里,这样追求完美、不甘人后的学生一定是好学生了。
事实上,0.5是个微不足道的数目,但田径场上,短了0.5厘米、慢了0.5秒,你就一定落败;在按分数录取时,少0.5分,也可能让你被抛出老远……一个人如果缺乏精益求精的精神,没有分毫必争的思想,就可能满足现状自甘人后。
但昨天《南方都市报》在报道0.5分必争现象时,出现了这样的描述:“刚拿到小学录取通知书的准小学生们,部分也迈入了‘苦读一族’”;“临近期末,小学生们功课‘亚历山大’”;“再不努力拿到200分,下学期就要撤销班长职务了”;“在假期里要辅导孩子功课,要学会汉语拼音,要学会20以内的加减,还要懂得几句英文的问候语,老师暗示,开学分班会以这些测试为依据”;“为了小孩不输在起跑线上,(母亲)只能暂时狠一狠心了”……
在这个世界上,除非偶尔出现并列情况,冠军通常只有一个,优秀一定属于少数,我们的小孩在刚刚懂事时,本来应该先感受人世的欢乐,却要承受来自父母、老师和社会施加的立体压力。在这样的高压下,他们也许一开始就被夺去了学习兴趣。
学习成绩取决于努力,取决于天赋,也取决于方法,但更重要的,还是取决于爱好和乐趣。面对“压力山大”、“红牌警告”和“狠心父母”,孩子们哪里还有学习乐趣和爱好?没有乐趣与爱好的学习,学生的大脑就像没有感情的硬盘,只是被机械地写入数据;而这样被机械灌入的知识是难以产生化学反应的。况且人的大脑还不像硬盘那样一旦写入就能长久保存,如果没有兴趣的维护,人脑“硬盘”是很容易被时间格式化的。
但这样的道理估计很难被中国的父母接受,因为在我们这里,一般平民百姓通往成功的道路向来就不宽,改变命运的方式原本就不多,考上大学,尤其是考上名校,就成为改变命运、通往成功的“华山之路”,他们当然不希望子女在这条单行道上有任何的闪失。
然而没有乐趣的学习是走不远的,没有爱好的死记也是活不久的,也许到了大学门内,也许挨到大学毕业,他们就要向僵死的知识遗体告别,我们的社会也要向僵化的教育默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