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提问
查看提问
更多>>- 没有数据!
破茧成蝶
先讲述一篇破茧成蝶的报刊文章。
蛹开始蠕动到破茧成蝶,其间不知经历多少艰辛,然而并不是每个蛹都是那么幸运,在阳光、雨水、土壤及不可预知的外力作用下,它极有可能只会成为一粒泥土,又或者,成了鸟类的猎物(而最终都是没能化成了蝶)
为什么要破茧成蝶,只是因为,生命只给你一次的机会(幸运的话)不管如何艰辛,也应努力争取这个机会,破茧成蝶,为的是能够展翅高飞,飞向蓝天。
那么,在现实生活中,破茧成蝶是怎样的情形,是认识自身的不足,不安现状,努力上进,坚持前行,以下,有几种不同的分类
首先,是一篇打工妹升职记
一个打工妹升职记
24岁的河南姑娘乔丛丛迎来了职业生涯的第三个转折点,从一名新员工培训辅导员晋升为人力资源专员。
你可能无法想象,她的第一学历是中专,第一份工作是在广东省珠海市一家电子厂做流水线操作工。连她自己都感到吃惊,在江苏省吴江市待了不到4年,竟完成了从一名农村进城打工妹到办公室白领的蜕变。
如今的她,每天着正装上下班,坐在办公室与电脑为伴,月薪从1000多元涨到4000元,年底还有奖金拿,虽然没有城市户口,但她依然能享受吴江市民能够获得的医疗服务和未来可以预见的带薪产假、退休福利等,她俨然已将自己定位为城里人,“不可能再回去种地了,就算回河南,肯定也在城里找个公司上班。”
在江苏吴江,乔丛丛算不上是一个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市的“传奇”,像她一样从底层做起的人还有很多。一套完善的政府培训和企业晋升机制为她的融入铺平了道路,同时也给众多与她情况类似的进城务工青年一个希望。
对于乔丛丛而言,“希望”很重要。2006年,她之所以选择离开工作了一年的那家珠海的工厂,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没有希望”,“在流水线上做操作工,一周工作6天,还要经常加班。工厂又偏僻,除了干活儿,啥都没有。”
哪怕面临回老家可能找不到工作的尴尬,她还是毅然决定离开这个“只能当一辈子操作工”的地方。
对工作环境和职业前景的看重,被80后、90后农民工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从2010年各地两会召开之前开始,全国各地各级团组织集中公布了一系列针对“新生代农民工社会融入”问题的调查报告,其结果无一例外地显示,新生代农民工较老一辈农民工最大的不同就在于其对职业发展前景的看重。
回头再看,乔丛丛认为当年的选择是明智的。在老家待业一年后,她经小学同学介绍,背着行李来到朋友口中“更有希望”的吴江工厂,同样是电子厂,同样是做一线操作工。
3个月后,“希望”来了。厂区内外都贴满了基层管理干部的内部招聘启事,凡是工作满3个月的一线操作工都能参加面试。很多人都报了名,乔也不例外。“如果能当上生产线组长,一个人就能管理几十个人,工资会涨,还能参加管理培训。” 乔丛丛说。
那次面试及后来跟进的培训,成为乔职业生涯的第二个关键转折点。她后来才知道,那次培训是吴江市职业培训指导中心免费为企业提供的培训服务,而她自己,则是吴江所有接受免费培训的上万名外来务工人员中的一个。
“培训老师觉得我表现不错,刚好我所在企业的新员工入职培训部门缺人,就推荐我去了。”从一线操作工转为新员工培训辅导员,工资其实没涨多少,从1000多元涨到2000元而已,但乔丛丛还有更长远的计划———当上辅导员以后,还能成为人力资源专员,再往上可以当训练企划师,之后是课长、副理、经理、主管,“晋升机制完善,有奔头。”
冲着未来光明的“奔头”,乔开始有意识地参加各种培训,提高自己的文化水平。其中就包括校企合作的南京大学商务管理大专函授课程研修班,“每周六、日老师来厂里上课,3年花费7200元,拿到文凭后厂里报销一半。”
如果工厂不提供相关培训,外来务工青年还能在吴江市职业培训指导中心享受相关服务。一方面职业技能培训对外地人免费,另一方面,西南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大专学历培训3年花费6000元,对那些参加过技能培训的外地人减免500元。
“每年培训300人,一半以上都是外地人。”吴江市职业培训指导中心副主任沈明伟见识过不少外来务工人员从操作工晋升为管理人员的“传奇”,“过去技能培训我们只对本地人免费,现在对本地人和外地人政策完全一样。只要你想学,就一定能学上,不存在差别待遇。”
“没有差别待遇”正是吴江最令乔丛丛心仪的地方,“上哪儿办事都一样,培训、升职、生孩子、住宿舍都跟本地人一样。”(王烨捷)
来源:羊城晚报 2012年2月24日
这里的蜕变,是让自己的工作和生活过得的好些
以下,是追求理想的破茧成蝶,有两个事例
(基因靶向治疗技术研究过程和世界上第一种抗生素的研究过程)
铅笔头的故事
□蒋平
他是一名大学教师,却是一个不善言辞的人。他常有奇思怪想,并养成一个“不良”习惯:手里握着一个铅笔头,随时将所思所想记下来,从办公室、实验室到家里,到处都有他的“涂鸦”之作。他曾被形容为全校“最不讲究的人”,闹出不少笑话,直接影响到他后来的工作。
进校第十年,他40岁,完成了一个很重要
|
的设想,这正是他十年“涂鸦”的心血结晶。他将设想课题提交学校之后,却遭到无情的嘲弄。别说拨给他科研经费,学校还要他倒贴卫生费呢。
他不甘心,克服种种困难,又费去十年的时光,终于做完了课题的初步测试,并且通过朋友,将测试成果递交到美国国立研究院。开始,研究院很感兴趣,但派人到学校一调查,得知他的“逸事”,立刻对他的研究失去信任。他二十年的心血,又一次被铅笔头所误。
他仍然没有气馁,相反,经过许多年细致入微的研究,他越来越清楚研究的价值。得不到学校和研究院的资助,他自筹资金对实验成果进行进一步的完善。
四年之后,他再次向研究院递交了已经成型的报告。这一回,研究院不仅批复了他的申请,还向他表达了歉意。在研究院的支持下,他的成果很快应用于实践。两年后,他在一只小鼠身上试验获得成功。到2007年,这项研究成果应用于“基因靶向治疗技术”,他因此获得当年的诺贝尔生理学奖。他,就是美国科学家马里奥·卡佩基。这一年,他已是年届七旬的老人。
蜂拥而至的记者来到卡佩基的办公室,他的手里仍然捏着一个铅笔头。
来源:羊城晚报 2008-01-17 □蒋平
梦想不退休
在美国威斯康星大学有这样一条规定:教授年满70岁便要被强迫退休。
1943年,该校的植物学教授德格博士正好70岁,他不得不对他所留恋的一切说再见。德格心中一直深藏着一个梦想,那就是研制出一种特效药,来拯救那些被病魔所折磨的人们。
不久后,德格就到了雷德里化验所承办的制药厂工作。那时,人们都认为减轻及治疗多种传染病的灵丹妙药藏匿于泥土之中。化验室中有6000个小抽屉,每个抽屉中都盛装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泥土样品,德格将一撮撮泥土样品放在细颈实验瓶里,在精心培育下使之长霉,然后再做无数次的试验,从长出的霉中分离出对病毒有作用的物质。
6000份泥土样品至少要做3600万次试验,德格每天都重复着这种单调的工作,三年过去了,他一无所获。可他仍然没有放弃希望,73岁的他已白发苍苍。有一天,他看见一个实验瓶里生长出一种金色的霉菌,通过多次试验,他终于从中分离出一种抗生素———它可以控制50余种严重病症,这就是著名的金霉素。此后不久,德格又分离出了另一种广效抗生素———四环素。
德格活到84岁,他救活的人比世界上所有医生救活的人加起来还要多。
来源: 金羊网2009-04-01
在这个版块,黎建明现写下个人的见解,日后还要再润笔,再修改,再添加。
人生必须经历打磨,人生需要走阶段。
打工妹升职记,是破茧成蝶,基因靶向治疗技术和四环素的研究成功,也是破茧成蝶,只不过,是为了个人,或是为普罗大众,造福社会,考入哈佛大学的四川女孩曾经说过这样一番话,体现成功,首先是能够造福全人类,其次,是造福本国的人民,再次之,是让自己和父母过上好日子。
人生要追求理想,如果理想只为自己和家人的日子过得好些,这也无可厚非,起码,先安顿好自己,然后才能腾出手去帮助有需要帮助的人,去追求你的理想, 如能造福社会,起码,你这一生是没有白活,是过得有意义。
下一篇:没有了